近段時間,黑龍江的一座小城因低房價頻頻登上熱搜,20多年以來,鶴崗再次被全國矚目。伴隨著“90后女生1.5萬元在鶴崗買房定居”、“杭州男生4萬元移居鶴崗”相關話題,定居鶴崗更是頻頻被登上熱搜。
雖說鶴崗最近幾年面臨發展緩慢,人口流失嚴重,房價持續下跌等問題,但就這么個小城,反而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去定居,可見房價真的是壓垮年輕人最大的一根稻草。
不可否認,黑龍江鶴崗迎來“買房熱”,不少外地購房者把投資作為考慮的第一選項,不少網絡工作者也非常喜歡定居這里,由此可見,這座曾經讓年輕人不斷逃離的小鎮似乎又成為了年輕人心目中的“理想國”,治愈著無數人的精神內耗,逃避來自于現實的“內卷”。
10月18日,一位25歲女子選擇逃離大城市,于是前往鶴崗定居,全款花費1.5萬元,買了一套46平的房子,有花費了不到五萬塊錢進行了整體裝修,由于沒有房貸壓力,就在家里過上了“擺爛式”的幸福生活。
這位女子是一名畫師,收入以線上為主,時間自由,月收入可達上萬元,對此她表示很滿意。想工作的時候工作,想逛街的時候就可以出門,雖然沒有太多的朋友,但也沒那么大的生活壓力,她逐漸喜歡上了這座溫柔的“理想國”。
但去鶴崗買房定居真的值嗎?
之前也有新聞報道,第一批鶴崗買房人大半都已經離開了,壓倒他們的不是房價,而是其他各種各樣的基礎措施,這說明來鶴崗的所有人都可以買得起房,但是居住起來卻并不舒心,包括基礎設施、道路設施、醫療設施各方面都不一定能滿他們的足需求,再加上與東北的氣候很難適應,跟周圍生活也很難融入,這也成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“負擔”。
相對于大城市來說,的確有著高房價、高物價,但也同時還擁有著完善的基礎措施、優質的教育資源、方便的醫療醫院和更多的就業機會,生活各方面的品質都可以上一個臺階,這也是大城市能夠源源不斷地吸引大批年輕人的重要原因。
之前網絡上也十分盛行“逃離北上廣”,但這也是從超一流城市去次一級的省會城市,最不濟的也是有發展潛力的二線城市,畢竟收入不會降低太多,消費也能接受的起,就算這樣,每年還是有大量的年輕人選擇留在北上廣或者其他的大型城市打拼,他們考慮的不僅僅是當前,還要考慮以后。
小城市雖說生活節奏慢、壓力小,雖然醫療和教育條件也在逐步改善,但在醫療和教育方面還是與大城市有很大的距離,現在沒有孩子還好說,一旦將來有了孩子,可能這些現實問題,就不得不重新考慮了,當然更重要的是在大城市中的機會會更多些。
有人說,東北的孩子一出生就是為了離開家鄉的。
確實如此,身邊很多的東北朋友,包括其親戚家的孩子,已經沒有幾個愿意留在老家的了,如果家鄉夠好,哪怕就只是能給予他們最基本的教育醫療,誰愿意撇下親人,遠離故土,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面對著異樣排外的眼光,重新開始生活呢?
有人說,買房、結婚、生娃,任何一件事拎出來看,都需要堆積如山的資金來支持,這對年輕人來說壓力太大了,對于大城市大部分年輕人來說,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低成本地活著,然后還房貸、車貸等等,不敢休息不敢生病,像機器一樣不斷緊繃著,可謂一眼能忘到頭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,從本質來說,能給當代年輕人帶來幸福的從來都是房子本身,而不是房價。
對于不夠發達或者相對滯后的鶴崗來說,一下子涌入群四面八方來的人,市場供應、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是否能承受得起這份“厚愛”也是個問題。雖然當地生活配套也有大型商超,但實體商場全市加起來都不超過4家;如果可以忍受夜生活7點就結束,沒有海底撈,沒有喜茶,沒有manner這些其他城市司空見慣的品牌,醫療水平滯后,教育資源稀缺,只是因為一個房子便宜,其他的配套設施都不考慮了?
房產屬于人生中的一件大事,有很多人為了買房辛苦十幾二十年,甚至傾盡一生,但人生大事并不是只有房產,還有醫療、教育等因素。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,所面臨的困難也不一樣,自有其樂,靜享時光,但不管怎么說,選擇在哪兒定居,是個人的選擇,幸福與否,也是自己的感受,只要自己喜歡就好。
不過話又說回來,人口出生率的逐年降低,是不是因為房價的因素?如果大城市的房價沒有那么高,是不是生育率就會高一些呢?
最后,未來四五十年,你愿意交付自己的人生在鶴崗嗎?
#頭條創作挑戰賽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