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6日消息,據媒體報道,小米正與北汽集團商談制造電動汽車事宜。
有消息人士表示,由于小米在獲得獨立的汽車生產許可證方面遭到延誤,因此小米正著眼于在生產上尋求企業合作。
具體合作方式上,消息稱這兩家巨頭正在探索不同的方案。第一種方案是小米購買北京現代第二工廠的股份,該工廠擁有生產汽車所需的全部許可。第二種方案是北汽藍谷作為汽車制造商,并與小米公司推出聯名品牌。“目前的商洽還停留在初步階段,不能保證會達成協議。”
由于自建廠房、獨立申請資質花費的時間相對較長,造車新勢力往往通過代工或收購的方式獲取造車資質。比如,蔚來與江淮汽車采用代工模式進行合作,小鵬初期與海馬汽車進行代工合作、后收購廣東福迪汽車獲得造車資質。
威馬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收購大連黃海汽車,拿到SUV和MPV產品的生產資質,斥資11.8億元。拜騰汽車以1元的價格收購了一汽華利汽車100%股權,同時承擔后者約8.5億元債務,以此繼承一汽華利天津工廠的造車資質。
據了解,生產、銷售新能源車需要兩大資質。一是發改委的許可資質,在發改委認可的基礎上,企業需在2年內建設工廠,3年內開始銷售車輛;二是工信部的認可資質,滿足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》。
有爆料稱,最近幾個月,小米一直與國家發改委就造車許可事宜進行談判,但至今未獲批成功。